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非常經驗 最終話 _非常謝謝





北京安定門上的馬路是人行道也是車道



        依然,北京早上的地鐵擠得水洩不通,人和人之間的角力像是永遠安靜不下來的時鐘持續運作著,這個城市在現代的流變當中是個剛出生的嬰孩,善變、不安、有點焦燥和期待被關注。
隨著時間流轉那種表現的基因底下終於透露出些許的可愛。適逢秋天的到來,讓我對北京的偏見有了些許的改觀,陽光照在城市的道路和建築上,不炎熱反而感覺溫暖,偶而涼風吹過相當清爽,銀杏葉子也沙沙作響,不時為髒亂的城市鋪上褐色的地毯









        一連串的早安過後,回到事務所中自己短暫棲息過的座位上,開機、裝水、收信、流暢的動作預備一天的開始,兩個月的非常建築實習之旅進入倒數階段,早餐過後開始把手邊的工作進行收尾階段。沒有意外的話,位在上海嘉定的立面設計將會是我在非常建築的最後一個項目,在兩個禮拜的掙扎下在盡量不改變內部結構的條件限制,工作上被要求將原本的立面進行重新設計,過程中感到非常無力,可能是因為內部的系統並不是自己設計卻解決立面設計,有點像是你要為一個不認識的人設計他今天要穿甚麼的感覺,時間是培養感情必要的因子,兩個禮拜的立面設計下來,在與主管的討論之下終於找出一些設計的脈絡,也就慢慢上手,來來回回又是一連串的點頭與搖頭。




桌上一景,各個物件各司其職



你們不會覺得立面設計很難入手嗎? 中午大夥聚再一起吃飯的時候聊到這個話題才知道,原來立面的設計在事務所中也是一項獨立的課題,有的時候因為專業分工的緣故,不一定能夠由單一團隊完成設計,因此也就造成必須中途接手的原因,甚至與一位同樣在北京從事建築工作的學長聊到立面設計,他說立面設計就像是設計最後的解藥,他們公司常常專門為已經設計好的項目進行重新立面設計,他形容這是一種解救方式,這麼說也有道理畢竟不管使不使用這棟建築物,在都市行走的過程中你都沒辦法從視線上逃開,終究一場表裡不一的建築時裝秀就此展開。

         既然如此,那就把原本的系統當作設計的條件,在有限制的情況下進行立面的調整,這個過程當中事務所的進行方式是先將立面的模型在Sketch up當中建模,而且通常會有好組STUDY MODEL的實驗,然後團隊討論出兩到三種給張老師看,老師看完會給意見但不一定會選擇其中之一,有的時候甚至會提出新的想法! 這樣的過程大概一個禮拜兩次,當方向確定後就進入AutoCAD將立面平面細化,整個過程當中會配合事務所中專門畫施工圖的單位,這個部門很有趣就像是施工諮詢所,人員會將設計上和施工上結合有不懂的地方,在這裡討論看是要妥協或想辦法解決構造上的問題去成全設計。



AutoCAD基本圖面完成後,送至需要更加深化的人員手上,這時候就可以看到許多細部的構造接合,通常是在剖面上下功夫,這個部分可說是一件事務所的秘傳寶庫,回想起學校做設計發展到了一個階段開始被要求劃出施工圖,其實最終了解的有限,但在事務所透過是與相關專業人員的來回,可以調整許多設計上的想法,有的時候施工可以讓想法更好,但更現實的狀況是必須去面對物理環境的問題而被迫調整設計,這時候妥協與否就此產生,或許這就是大師與一般的分水嶺吧。不甘於一般卻不是大師的我,就這樣在兩者之間持續掙扎,或許這就是一套學習的過程,有的時候妥協有得時候堅持,一來一往之間獲取經驗值然後期待有一天自己頭上一閃光LEVEL UP !


        終於,要離開非常建築了,來到中國大小皆知的事務所實習就這麼離開好像少了甚麼,於是我鼓起勇氣像個小歌迷似的走到張老師的辦公室門口,輕輕敲了敲門就提出想和老師聊一聊的想法,原本以為忙碌的張老師會簡單應付幾句就了事,但沒想到老師很認真地傾聽我的問題,給了我一些想法

其實稱不上是對話,大部分是傾聽張老師的觀點與意見,在這裡把過程筆記如下 :


// 建築教育的過程在於學習如何學,建立一套自己學習的方法和觀點,練習表達自己

// 以教學的立場來說,應該是引導學生喜歡房子,而不只是喜歡看房子、設計房子

// 每個人看事情的立場和觀點都不同,作為一個建築師需要不害怕被批評的體質

// 畢業設計,是一段了解自己的過程,必須誠實地去面對



非常建築,非常謝謝








2012_7_9 > 2012_9_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