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食安問題

今天早上去了一家常去的燒餅店吃早餐,因為常去所以烤燒餅的師傅也都知道我要吃甚麼了,簡單一句"一樣",就這樣直接走到座位上坐下來,不一會現做的燒餅蛋就送到口中,拿在手上暖呼呼的燒餅,尤其喜歡他們家用傳統烤箱烤出來的層次口感。離開時跟師父道謝,牽車準備離開,回頭看到師傅正露出滿足的笑容用力得揉著麵團。

在這樣心情底下做出來的食物應該會比較少有食安的問題吧。

試想如果我們對吃進口裡的東西心存感激,然後也將這個心情回饋給做這份食物的人,那麼他們還會想要偷工減料嗎?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讀癮 // 幸福建築




"設計建築,就是強迫自己拋棄一切自以為早已知道的事情,把我們本能反應背後的機制耐心拆解開來,承認關電燈或者打開水龍頭這類日常舉動其實具有神秘難解的複雜性"


Alain de Botton

p.286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轉貼] Google最重要的女人:忠於自己的工程師──麥克菲索

她無意向全世界證明她有資格擔任這樣的角色……因為她已知道,自己值得

原文出處 : Google最重要的女人:忠於自己的工程師──麥克菲索 from WIRED

Google最重要的女人:忠於自己的工程師──麥克菲索

By CADE METZ   | 22 七月 2013
麥克菲索(Melody Meckfessel)與4歲女兒合影

曾經,麥克菲索(Melody Meckfessel)衣櫃裡有兩種服裝,一種是穿去Google上班用的,多半都是連帽T恤、T恤和牛仔褲;另外一種是富有女人味的上衣、裙子和洋裝,也是她下班後的面貌。
「我20歲出頭時在多家新創公司待過,接著進入到了幾家較大的軟體公司,最後進入Google直到現在。」麥克菲索說道,「這些年,大多時間我是辦公室唯一的女性,處在一群男人之中,後來很多方面也都習慣了。」
忠於自己
不知何時,她丟棄這樣的區別並開始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去上班。麥克菲索有些不願討論這個問題,只說她很清楚要做這樣的改變。不是為了證明什麼,麥克菲索只是遵循本心,「我只是想每一刻都忠於自己,但那也意味著我在工作的改變將多於私生活……這不只是穿什麼去上班的問題,我希望把我整套價值觀帶到辦公室。」
美國職場性別比例失衡情況以科技界最嚴重,這是不爭的事實。根據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告,國內軟體開發人員只有約20%是女性,而另一份研究指出,受電腦工程教育的女性人數正在下滑。有時種差距情況帶來的影響可大可小,而也因為多數電腦工程師皆為男性,女性就失去定義科技界文化的機會。
改變Google
情況可以有所改變,麥克菲索與其他的工程師不同。Google每位工程師使用的編程工具都是由麥克菲索負責的團隊來修正管理,該團隊可以說是Google電腦工程的核心,她說:「如果這些系統停擺,Google也會停擺」。
女性在Google仍屬少數,但其努力彌補性別差距的作法是業界少見,已經離開現為雅虎執行長的梅爾(Marisa Mayer)、廣告部副總沃西基(Susan Wojcicki)都是例子,至少麥克菲索是這麼說的。
她說:「Google珍視多樣性,是能夠自由表達的企業……這也是它能創新的原因之一。」麥克菲索負責的這些開發工具不對外開放,因為Google政策如此,將這些工具視為企業機密。
根據協助打造這些工具的工程師卡魯斯(Chandler Carruth),這些工具在企業內用了好幾年,直到麥克菲索接手後才開始出現改變。
卡魯斯說,她讓Google的開發工具具有「產品觀點」,強調雖然這些工具只在內部使用,但還是要視為發布出去的產品,把它們當作是工程師要用的「產品」,工具間要整合、外觀要好看,這些都是以前沒人注意的。
她的才華之一就是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卡魯斯接著說:「她來之前,我們的團隊沒有重點。但她和我們都不認識,基於人類本能大家對她的戒心都很重,不過她不在意大家把她看成局外人,反而凝聚了整個團隊。」
另外一面
麥克菲索還有另外一面,同樣打破人們對工程師的既有印象,她是個單親媽媽也是業餘的釀酒師;她忠於自我,不被任何身分牽著鼻子走。女性同事兼好友史塔德(Kelly Studer)說:「她無意向全世界證明她有資格擔任這樣的角色……因為她已知道,自己值得。」
因為工作時間長,麥克菲索在家的時間儘量都留給女兒。

麥克菲索同時也是一名釀酒師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活在夢想裡

人生的路上時而迷失時而找到方向,然後又再度迷失....




原本應該忙碌的一周,我卻都在玩樂....先是參加小朋友的工作營,再來是和家人去日月潭度過兩天的時光,心想,不是說好要當作放鬆嗎? 可是心裡多少有些事情掛著...

那就是正在進行的畢業設計,這個Project目前正處在從甜蜜的概念進入現實的設計階段,不知道為什麼做起來就是有些不快樂

為什麼不快樂呢? 這不是你最喜歡的"建築"嗎?

是的,我想我可能迷失了方向,把眼光放在錯誤的地方以至於太過僵硬

是嗎? 是不是有些事情該退一步來思考看看,問題是出在建築設計,還是你對建築的看法?




兩天一夜的旅行尾聲,從日月潭載著家人來到台中,眼看著心理的依靠就要回去加上前晚露營沒睡好的他們,心裡多少擔心,期待停下來喝一杯咖啡休息一下再開車回台北,當然我自私的想法是希望他們能多陪我一下。但是,冷酷的時間打斷了這樣的想法,終究還是得放我一個人在台中然後他們趕快回家免得塞車。

不想目送他們離開的我,趕緊關上車門後轉身離開。不直接回家的話,就去那家遠本想去的咖啡店,看來腳步很知道我在想甚麼!


走進咖啡店,人比想像中的少正合我意簡單的點完飲料後往書架走去,要看甚麼書好呢? 翻了翻平常愛翻的雜誌又放回去,想法忽然轉變,今天想要在這裡看完一本書,於是抽起一本書沒太多想就回到位子上嗑起書來

這本書叫做 [生命咖啡館] the why are you here cafe

書中描寫一位工作事業有成的人,每天卻過著相同的日子而感到無力,向公司請了一個禮拜的假打算來個[重新充電],旅途開始就事與願違公路狀況導致原本的計畫被打亂,誤打誤撞來到了這間the why you are here cafe。一頓餐、一些朋友、幾段對話,顛覆了這位被社會定義為成功的人的想法。作者以接近迷幻的手法架構著整個故事,但是那些過去常常被嫌是八骨的"大道理"就這樣自然地流入故事中、流入我的心中....然後有些事情產生連結,改變。



過去我一直相信所謂的成功有一個實踐方程式 : 夢想 > 目標 > 計畫 > 執行

簡單來說就是當你有個夢想的時候應該要怎麼做才能讓他得以實現。這個想法並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在考大學那年無意間聽到的一段演講,這一相信就是八年的光陰,也可以說一直支持我走到今天。

但是今天以前的我累了....累在那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總是希望達成一個目標後更接近夢想一點,期盼這樣能夠帶來一點成就感然後繼續往前進,當目標沒達成的時候就用一些附加的手段來安慰自己,比方說送自己一個小禮物藉由物質來試圖滿足自己,下場就是錢花光了,然後打算再去賺更多的錢來填補自己空缺的心靈,漸漸的目標就變成了簡單的兩個字"賺錢",夢想也就越來越遠了。

看完這本書後,我打算為自己打造一個新的方程式 : 夢想 = 執行(目標+計畫)

(注意 : 這不是那種政治正確的成功方程式,至少對我來說)

首先是釐清自己存在的目的,那麼接下來在做的事情就會和這個(存在的目的)息息相關,然後開始會有目標、計畫,有了存在的目的之後"執行"就成了夢想的本身,也就是活在夢想裡。

不管需要多久、不管會不會很累、不管會不會成功,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已經活在夢想裡了,只要清楚自己存在的目的每天都是夢想。


人生的路上時而迷失時而找到方向,然後又再度迷失....

直到明白為什麼而來的目的後,全世界都會開始幫你實踐你的"夢想"






延伸閱讀 :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像記 // 2013_6_17~6_28

         2013年夏天,沒意外的話應該是學生生涯當中的最後一個暑假,原本充實的B組學程每個暑假都會有課程安排,唯獨這個暑假沒有,但也因為要準備畢業設計的關係人也都待在學校,但心情上反而可以享受做設計的過程,手機也開始記錄生活,這裡我用影像寫日記


國小搶先放暑假,一家四口來東海男餐吃晚餐




新工作室完成! 採光好到太超過了

做事到一半,有朋來相伴


買材料買到壽司店... 

才整理好的桌面,馬上就被模型的製作搞得一團亂



想法不停地冒出來,進擊的巨人!?

傳說中的豐原臭豆腐,終於吃到了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罐頭閱讀 // 慢功夫》「一萬個小時」定律:邁向成功

 慢功夫》「一萬個小時」定律:邁向成功


"塞尚一直到了三十幾歲,都還在摸索自己要畫什麼。他反覆嘗試,一再從錯誤中學習,找到最想要表達的創意。"

"正因為費瑪定理的證明是這麼困難而複雜,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要花上一萬個小時,不斷地實驗與犯錯。現代世界也是這樣,許多我們原本束手無策的問題,其實只要給人實驗、犯錯的機會,都有可能找出解答。"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學士後"這三年

早安!!
      
         三年前的今天,我想用每天早上起床的心情記錄我的生活而成立了這個部落格,到了今天還能充滿活力的說"早安",真是一件值得感謝的事情...

第一篇早安文 : Good Morning ! ARCH !

兩個三年,一個建築夢

        當初會有這個部落格是想記錄我在建築的所見所想,意思就是我也在學士後建築碩士中走過了三個年頭,從連什麼是學士後建築碩士都不知道到現已經在做畢業設計的階段了!

       時間再往前推三年,我決定走建築這條路,只是不得其門而入跌撞了一身傷才進來,不希望別人這麼辛苦所以將一些之前準備的過程把它利用這個部落格跟大家分享,目前來看這些文章也是最多人瀏覽的(下行連結),我想應該是也有許多人對建築(學士後建築碩士)一邊騷著頭一邊看著那些美好的建築空間照片想像,卻不得其門而入而煩惱吧


學士後建築碩士??


跟大部分的人一樣還沒進來之前,每個聽到我要念建築的人都說"念建築很辛苦喔",我心想,早就知道了又不是沒有去系館看過他們做事,而且只要有熱情應該沒有問題吧!?

        實際走了一趟後才知道,那種累,絕對不只是身體上的累,身體的累可以用睡眠來補回來、靠運動來排解,但心裡一旦累了以後就會進入很長一段零的領域階段(閃電霹靂車),需要時間自我調整才走得出來。我自己就在研一下進入了這樣的狀態,那時候設計不是做不出來,而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做,忽然之間好像建築變成很薄弱的形式,跟人完全脫離關係也不知道為誰而做,好像某種靈魂被抽走,留下的是充滿空氣的軀殼。

        除了設計之外,許多與人之間的互動我也是在這個時期學習到的,設計是自己的所以只要面對自己就好(很難),有的時候還必須和身邊的人協調一來一往之間常常因為溝通不良而造成誤會,由於以前的經驗裡面少有這種跟人一起共事的關係,所以第一次面對這種狀況,心情很是沮喪


那些原本不打算發表出來的哀傷文...
評後"趕"
設計災難
熱情不再



        建築設計的課程和過去的學習(之前念的是機械工程)有個很大的不同點是,最後你做出來的東西必須接受大家的評圖,沒有標準答案大家各說各話。辛苦花了時間把自己畫的圖貼出來的那一瞬間,會有一種期待跟大家分享的心情(也是有挫賽的時候... ),但一開始往往接受評圖時,老師提出的想法簡直東扯西遠,難免的狀況是批評必須面對、問題必須回答、想法必須說清楚...搞得我頭都昏了,我拿有時間應付這麼多人的意見阿!!

的確是,不同於之前所學的,設計沒有標準答案,甚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所以如果要達成每個人的意見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怎麼在老師的看法和自己的看法找到連結,是我認為設計有趣的地方,有的時候能是說得不夠清楚而造成對方誤會,這時候聽一下對方的看法,用別人的觀點回來檢視一下自己的想法,會發現原來不是想法不好而是自己沒說清楚,或者,想法根本就有問題... 設計的學習的過程之一,就是在反覆自我對答的過程,不清楚自己的位址在那裡很容易被人家拖著走,最後設計做的四不像自己也無法提出想法,那是最痛苦的結果了




        轉眼間,畢業設計也做了一半了,也就是說三年半的學程剩下半年,前幾天和指導老師討論完有個感覺是,其實這幾年自己改變了不少,說不上是好是壞,但不是頭髮長了或皺紋出來了的那種感覺,而是體質上的轉變。

好在心理還是喜歡建築的,也認為這條路可以一直走下去

抱持著這樣的信念開始,也靠著這樣的信念面對困難。隨著學習的過程之中越來越看清楚建築的面貌時,難免會有落差上的失望,建築其實要做的事情很多,背負的責任也不比別人輕,往往爭得的錢也僅供餬口,即便這樣還要做嗎??

現在問我,你還是要繼續走下去嗎? 還是回答"我要"
原因是,對我來說走在路上或跟朋友聊天不小心就會想到空間如何讓生活更好,可以解決甚麼問題,不是說建築萬能而是他能做甚麼,或許有的時候是,這裡不要有"建築"更好...諸如此類的想像讓我覺得很充實,保持在一種有東西可以做的狀態,然後找機會去實踐哪些想法

或許是個很天真的想法,但對我來說,這只是開始,建築之路上還有好多個三年要走,期待下個三年還保有這樣的心情




對有志往這條路發展的建築愛好者,也謝謝你們注意到這個部落格,也希望你們能在這趟旅程中有所收穫,帶走屬於自己的寶物~!



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

讀癮 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

讀癮 //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

原文作者:Matteo Pericoli
譯者:廖婉如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21日




有人說窗是建築的眼睛、窗框、布簾、形式,是他的眼角、睫毛、輪廓。人類除了透過鏡子否則看不到自己的眼睛,就如同站在外部透過窗戶我們想像這個人的生活風格,另一方面住在裡面的人則是透過窗戶來觀看這個世界。
透過在一面牆上開口,造就了兩個世界觀和許多幻想。書中找了在各領域傑出的好手,透過作者的手繪帶領我們進入他們的眼睛體驗他們的生活,其實那是好聽的說法,我小聲說的看法是,透過一扇窗來理解主人和他的領域之間的關係,說穿了其實是滿足一種另類的偷窺


書籍連結網址 :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讀癮 // 衝動購物日記 (鹿島茂)

買、買、買,有沒有發現買東西的時候真的會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尤其是用合理的價格買到物超所值的商品更讓人感到滿足。

這次的回台北放鬆小品,選擇了這本書,就是被作者幽默生活的筆觸所吸引,內容言談多為人之常情,誰會對生活中有魅力的小物視而不見呢? 從書籍、紅酒、香水....甚至連台灣的廉價旅行都有,讓我開始對這位旅法的道地日本人感興趣,以文字的風格來說,我覺得鹿島茂的文筆寫得相當生活話,好像在跟一位老朋友在家門口閒聊的口吻,所以在看他的書的時候甚至可以小小滿足人性當中偷窺癖情結。





鹿島茂
1949~

旅法日本文學作家,愛法國到只要是法國人用的東西就想買的地步,現為女子大學法語老師,身為文字工作者的他,家中推滿了相關書籍據說已經到了寸步難行的地步,真的也很佩服她的家人願意讓他這麼做,除了愛書成癡的"興趣"之外,生活中也被好用的物件所吸引而展開一連串的購物"茂"險。

其他著作有 :

上等舶來學 2013 、 物件學(衝動購物日記+上等舶來學) 2013  麥田出版社

追憶巴黎似水年華 : 巴黎文學散步 2010  山岳出版社

巴黎文學散步 2008  山岳出版社

如果是舞會 : 19世紀法國女性的時尚生活  2006 如果出版有限公司

以上為台灣有代理的書籍



人生短短的一生當中,選擇用甚麼樣的物件來陪伴自己人生當中的一段時間,如何選擇物件、如何看待物件,好像就成了一個人的型錄,藉由個人選擇的物件來間接表達自己、展現自己。


男性香水(P.57)

紳士_Pour Monsieur_"前味是青草的味道吧... "



力度_Antaeus_"...比如東方琥珀香調,或是木質香調,味道濃一點的香水。"


白金_Platinum_"既不是青草、也不是柑橘,滿奇妙的香味呢!"



附帶一提,文中有一篇講到關於筆記型電腦,令我訝異的是身為重度文字工作者、研究者的鹿島茂先生,竟然不使用電腦來完成他的工作,像是寫書、查資料,凡而是靠收集實體的資料(ex: 書本、展覽)來整理消化資訊,雖然這樣造就了一個被書本堆佔的家裡,但也可以看出身為一個專業研究者的態度。

不過話說回來,鹿島茂先生您也真是太會買了吧!! 不過,請你繼續買下去!!

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身體,慢慢接"瘦"

       不知從幾何時站在體重機上變成一種心情指數檢測劑,看到了又掉了一公斤心情就跟著往下掉...



是不是太累了呢?

是不是吃太少了呢?

是不是沒睡好呢?




一連串的問題就會往肩膀上堆起來...真想找個好理由說服自己其實瘦一點也沒關係



你看那些上平面雜誌的男生哪一個不瘦?

現在這個年紀瘦是為了預留未來發胖的空間阿!




話說,昨天從台中回來家裡"度假",媽媽苦惱地說爸爸買了三條褲子結果都太小不能穿

我心想搞不好我可以穿得下,就這樣提出了要試穿的想法

拿起褲子準備穿上,心情莫名的百感交集,到底穿得下穿不下呢?




如果穿得下是不是代表我變瘦了呢?

如果穿不下是不是比較好呢?




就在這一瞬間,雙手往上一拉,雖然一開始有點緊,但是居然還蠻合身的

運動性也不錯,對於最近沒有多餘預算置裝的我,真是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啊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Work in Art : Eames House

晚安!

        很高興在做畢業設計的這一年能上道曾成德老師的課,老師為我們精彩的解析了案例以及背後的故事,課堂中我選擇了Eames House作為我的Study的對象,話說在進入建築之前就深深被他所設計的家具吸引,正合理認為他是一位當代的工業設計師的時候.... 


1.從家具看建築

原來,在工業設計界負有盛名的Charls Eames是道道地地的建築人!? 闔上資料張大嘴吧吃驚之餘,心中開始回想起那些吸引我的Eames系列家具;舒適的躺椅Eames lounge Chair、座椅LCW/LCM以及The Eames Storage unit系列家具….然後,好像有甚麼事情被連起來了!以材料來說,現在的技術來看複合層板(plywood)可以產生彎曲的效果已經不足為期,但在當時Eames可是大膽地運用了這樣的工法來設計家具,以木頭這種自然材料再加工形成符合人體身形的有機曲線,當木頭溫暖接觸了身體的同時Eames選擇了用鋼骨表現支撐的力量,我認為在兩者看似衝突的對立下卻說明了Eames對於人與自然的看法。

被設計的物件,中介於生活與使用者之間,而好的物件則讓我們對生活有更舒適更好的詮釋



The Eames Storage unit (1949)

LCW/LCM (1946)

Eames lounge chair (1956)



2.背景

建立起這樣的認知後,再回來看待Charls Eames的背景時就不會那麼吃驚了。Eames在進入建築學院前就已經接觸攝影和電影,甚至在鋼鐵工廠打工過,興趣廣泛的他在進入建築後也沒閒著,念了兩年半便休學與同好合開事務所,之後再回到學校完成學業,這一回來就贏得競圖(St.Mary’s Catholic Church in Helena Arkansas)的首獎,不難想像當時哥德式建築有機且理性的線條深深地影響著Eames。在他傳奇的一生當中不可不提的兩位貴人,分別是建築師Eliel SaarinenArt and Architecture雜誌的編輯好友John Entenza,前者供給建築技術上的養分,後者則是提供舞台讓Eames發表對於新時代的建築的看法,時勢造英雄,當時世界在二戰的陰影下急於改變,而Eames也提出許多想法,諸如,如何量產?甚麼才是新的生活型態?...終於,在Art and Architecture雜誌的號召下,Eames得以實踐他對於人類居住新型態的想法。



Arts & Architecture September 1946  History of Eames Furniture 


3.活生生的鐵皮屋

從日常所見的家具來看,可以感受到Eames在處裡家具的態度也運用在處裡空間上(或者反之)。以機能來說,由Hermanmiller1949所生產的The Eames Storage系列家具可以看出確認鋼骨系統()與內容物(器官)可以彈性搭配的關係,巧妙的是,這個時間點正是Eames House完成的時間。這個位在加州的兩個並列的小盒子以鋼骨模矩的排列來組成空間,打從一開始Eames就希望這個房子能夠隨者使用著習慣做調整,大至空間配置,小到開窗的方式都可以自由更替。另一方面The Eames Storage則是將內部的櫃子和抽屜(器官)和支撐的骨架的尺寸決定好後,使用者也可以隨著不同的空間和需求自由的調整。整理以上觀點來看,或許將兩種尺度的器具拿來做對應可以得到更進一步的了解

Eames的住宅以內向的思維在處理人對自身生活的自主(滑動的隔間)和人對外在自然的關係(窗景、公共與私密),而EamesThe Eames Storage則是以外在的環境來決定使用家具的態度(辦公室、臥室),兩個不同的觀點可以發現一件相同的事情,那就是Eames對於所設計的物件都希望以作為生活的背景般的存在。







4.將住宅作為生活的背景

生活在Eames House中的五年光陰,Eames拿起相機記錄著生活所見,影片中少有針對空間的描述反而空間成了構圖中的背景,襯托著生活所留下的痕跡與外界自然的變化,就這樣,生活裝入建築的容器之中。
從外部來看,Eames House主要分為兩棟一為起居室另一則是工作室,中間用相同面寬的中庭做中介,如果從工作室的入口往南看視線可以穿過中庭與起居室直達太平洋,可以想像當工作到一個段落的Eames從工作室經過中庭心情獲得轉換,在廚房洗好手泡杯咖啡後來到起居間坐在沙發上透過挑高的空間欣賞著夕陽下閃閃發光的海面。其實這個房子還有另外一條平行於剛剛所描述的動線,也就是夾在棕梠樹與房子之間的外部動線,相對於內部剛直的支撐衍架在外部則是靠著排列有機線條的植物做空間上的定義,隨著時間流逝植物茂密的綠葉形成了Eames House的第二層皮膚,同時在視線上保護著隱私。

5.從Eames的視界來了解CSH#8Eames

對攝影與電影相當著迷的Eames在設計了這棟可以隨著使用者變更牆面開口方式的房子,以透明度來區分有不透明的板、半透明霧玻璃、透明玻璃還有雖著微風起舞的窗簾,這些都可以自由更替,也就是說如何選擇哪裡開窗以及如何看都代表了Eames的看法,我認為或許這是一個了解Eames對於人與自然的方法。
最後以”Working Art”這句Eames對於The Eames Storage的形容來做收尾,雖然CSH#8的立面不免讓人想起蒙德里安的藝術創作(圖案)但對CSH#8來說,那些立面上的表現皆來自內部生活的一種立體表情。以產量來看Eames可說是相當熱衷於工作的設計師,這樣的工作密度與生活的品質看似脫開,我想唯有將工作視為一種生活的藝術,以及用工作(所設計的物件)來理解這個世界才能達到的境界,Work in Art!









圖片截圖於 "House After Five Years of Living / Charls Eames"







/參考資料 :

BOOK  (書名/作者/出版商/出版年份)

l   Charles and Ray Eames / Charles and Ray Eames   James Steele   PHAIDON  1994

l   The ICONIC houses – Architecture masterworks since 1900   Thames & Hudson   2002
Page:120-125

l   Houses of the Century  Anatxu Zabalbe   Gingko Press  1998
Page:108-113

l   住宅巡禮中村好文  天下文化  2013
Page:25-29

Website

Eames Foundation

Wikipedia

Timeline of Eames house

ArchiDaily

Video  (影片名稱/作者/年份)
House After Five Years of Living   Charls Eames  1955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讀癮/獻給炒高麗菜

連假的第一天,從台中回來台北的背包中因書有點帶太多了而顯得肩膀酸痛,索性就找個地方來吧它們消化一下吧!

這本炒高麗菜是我今年定下的料理相關讀物中理所當然的一員,繼<深夜食堂>之後就對日本人用料理傳達情感的攻力大感佩服,果然這部作品也沒有讓我失望。很快的飲料還來不急喝完書已經畫上句點,闔上書後,有種吃了一頓樸實卻溫暖的料理,可以感受到做這道菜的人的用心,同時帶有成熟不拘泥的幽默感。料理的份量也剛好,不是那種一不小心就吃太多而失去本來味道的量,反而讓人覺得吃完還有點失落回甘。

話說,讀之前不知道作者是誰,沒有太多預設立場,在過程中越看越覺的這麼細膩的情感描述作者應該是個女生才對,可是怎麼叫做井上荒野呢,這聽起來就像是男生的名字啊!說來失禮,果然作者是位女性,這是她在台灣的上市第一本書,在這之前她已經是位相當知名的作家了,期待再看到她的作品,一定會的!

我吃飽了,謝謝招待!



2013年2月12日 星期二

花草。聚

已經很少拿起相機的我,在有了IPHONE後,更少興起想拍照的念頭

今天很反常,這幾天趁者年假台北放空城,我和家人一同走訪台北大街小巷除了發現美食之外,也停下來拍了一些風景,尤其是那些蓄積了一整個冬天的能量的花花草草特別醒目

這讓我許久未燃的拍照魂再次點燃,用IPHONE來記錄這些心情















老房之間,昔日的市場也應景賣上喜氣的衣服,只是服裝款式和當今流行的款式不大一樣,莫非這裡是時空交替的隧道 ? 人少了,會不會就從這裡離開了 ? 











少了人的台北城多了幾分寂寞,喧鬧後的喘息反而顯得珍貴,
又如露水在烈陽登場前的清爽透徹

















有花、有食、有話、最重要的是有人

幾天的年假下來,和家人團聚才是最快樂的時光

對我來說,經過幾天的沉澱,原本堵塞的腦袋好像鬆開不少,心裡有個想法就是可以開始了

雖然還是無法知道未來這一年要怎麼走,但至少已經選擇出發,然後一切更新一切又開始

在寒冬即將結束之前,花草們已經準備為這片大地貼上燦爛的妝點

而在深呼吸的台北城也等著即將回來忙碌的人,再次熱鬧




這就是生活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冒險,就是放下"結果看起來會很糟"的擔心

別再追求所謂的完美,世界上沒有這種東西,也不需要有

因為,每一刻都是精彩萬分、每一刻都是平淡無奇

只是,你(想)怎麼面對 ?  


放下自以為了解的事情、放下主觀的學習、勇敢做你想做的嘗試

然後你才會真正樂在其中,喝可樂然後熬上一整夜都不會累

因為你躺在泥巴裡面玩,玩得盡興



你會看到過去看不到的小驚奇,那就代表你成長了一點 

試著在未知的迷霧中帶領自己往前進吧,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了你一定做得到 !



子文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不像卻真實的畫

今天來到頭份的建國幼稚園,和小孩子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在還不知道要幫甚麼忙的狀況下,聽到是去幼稚園也沒想太多,因為經驗來說是,他們給我的遠比我給他們的要多,如過真的要準備的地方可能就是,放下自己是大人的束縛吧!


到了看似大家平常會在這裡聚會的空間,小孩們帶著好奇的心情陸陸續續網中心靠攏,反而是我開始有點緊張了 ! 就在老師和影片的引導下慢慢拉近了我們和小孩間的距離,小孩們開始有說有笑開始發揮他們的想像力









看著他們臉上因為動手做東西而喜悅的表情,心底莫名踏實滿足



終於完成囉~連戶外也有秘密基地啊!





畢卡索在臨終前說道 : 終於,我可以畫得跟小孩子一樣了 !




玩到捨不得會家嗎?




看哪! 那些孩子的臉上有學習的初衷! 

天真地將自己想像的世界給實踐出來,孩子們動手是在學習也是在實驗,認真不是為了老師而是樂在其中,因為他們在冒險

我們都會長大,照片中的孩子有一天也會成長為大人,但是要怎麼樣才能夠在心智成熟的同時,保有一點孩子的幼稚而不會因為價值觀被否定而假裝變成大人

我們自以為長大了會思考了,終於可以把一隻狗給畫得像了。

我們都在學習怎麼畫得像、話怎麼說得清楚,像與不像,好像成了大人世界的一種門檻

試著不要去裝大人,試著裝下一點點孩子的真誠和一點點傻勁,玩就玩到身上沾滿泥巴

可不可以學習年齡越過越成熟,但心靈卻越來越童心未眠 ?

可不可以讓我們在學的事物,是為了找回自己孩提時期的小小想像 ?


讓我們都來學學看吧,體驗不像卻真實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