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2012 My Book List


        即將告別2012年,也順便跟26歲說再見,回顧這一年看的書還是很少,不過,再少也代表某種程度的思考,接下來這一篇就來陪我重溫了那些書吧!

1.雪梨三十天  1/24


        旅行前夕,準備行李的時候即使再重還是要帶上一兩本書,因為夜深了孤單了他可是最好的朋友。

這本書是在年初旅行澳洲前買的,稱不上旅遊書,內容大致在講一個土生土長的雪梨人長時間離鄉背井後回到自己的家鄉尋根的故事...雪梨對他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旅途中那些往事一一被勾起。飛機載著我劃過夜空,難以入眠的座位使我睡了又醒,翻開手邊這本書,心情期待的想像我要在雪梨創造怎樣的回憶。

旅途中的好夥伴

2. 美的感動:19條建築之旅   2/16

        不知道是好是壞,今年看的建築書比前兩年來得少而這本書就是其中之一,會選他的理由從時間點應該可以看出,沒錯,他也是我澳洲之旅的伙伴之一

內容主要是作者旅行的紀錄,從畢業後到夢寐以求的事務所工作一陣子後,將所存的錢拿出來完成學生時代的豪華建築之旅,過程中從文字和作者的手繪可以感受到從世界另一頭傳來的感動,同樣在旅途中的我怎能錯過這種感覺呢! 就這樣兩相對話,最終在回程的馬來西亞機場的STARBUCKS看完了這本書,還記得那時候太陽剛探出頭來,兩種新的開始同時發生




3.機場裡的小旅行:狄波頓第五航站日記 Apr


        第一次讀A狄波頓的書是在剛摸索自己到底要不要走建築這條路的時候,不敢說她是讓我下定決心的動力,但他肯定給予不少對於建築可能性的想像,那本書叫做"幸福建築"。

剛從澳洲旅行回來的我,趁著對機場的人情冷暖還有餘溫的時候在網路上訂了這本書,狄波頓的文筆真是沒話說,一下子我就被帶回機場裡,跟著他向機場裡的人物打交道,但也或許這本書是受第五航站之邀而寫的書,即便可見作者試圖不想流於一般介紹性的旅遊書籍,但不免滲漏了一些與官方的妥協。




4. 都市設計概論  May 

這本書是都市計畫課堂上的指定書目,其實一開始有點排斥這本書原因是不喜歡被逼著要讀一本書的感覺,所以就耐著性子讀,最後總算在學期末讀完了....


書的內容顧名思義在講都市計畫,其實這本書對於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可以相互對照,算是一本入門書,讀到有興趣的在向外延伸閱讀。內容大致上以美國東西岸的兩大城市(紐約與舊金山)的都市計畫做比較,意外的發現,原來"都市計畫"這樣的工作團隊是在1945年首次於美國登場


5. 寫給我的生活的信 _May

        這本書的背景在念建築研究所以來最忙碌的一個學期,除了設計課之外還有許多吃重的科目壓榨著我的生活,"建築這行很累喔"這句許多前輩的忠告,那陣子常常出現在腦中。
炎熱的午後,躲進學校圖書館吹個冷氣,無意間從待順回書架的書車中發現這本書,很符合當下的我的心情,想都不想就借回家了。

一個事業有成的女人,在各方面都稱得上成功,但最終敵不過壓力的堆積而進了療養中心,一連串經過設計的治療,讓他重新面對自己面對生活。

那時其實很想把這本書送給一位朋友,那時他也同樣面對者很大的課業壓力,但不巧身體出了一些狀況必須去妥協去面對,好在朋友的診療結果出來沒甚麼大礙,只要按時吃藥多注意不要太累就好

由衷的希望自己和身邊的人,為了夢想努力的同時,也能跟自己的身體和平共處




6.安藤忠雄。邊走邊想 _ Jul.

        安藤忠雄的建築不算是我最愛的表現方式,但在思考上他可說是我重要的精神導師。
沒有受過專業建築教育的安藤忠雄,憑藉著自己的毅力和努力,在建築這條路上創造自己的光與影,兩相對照呼應。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除了在東京大學做的實質建築教育之外,更多的是他對於人類的關懷,我想這是作為一個為人服務的建築師這一行所必須的基本態度吧!

沒想到這本書居然是站在誠品裡讀完的,除了許多是他之前著作裡提到的之外,最讓我喜歡的是,內容提到的幾個很棒的想法...."建築是為了達成某種互動而存在的"、"沒有辦法跟人溝通就無法從事建築這一行"。


7.漢寶德的人文行腳_Jul

北京實習時期的"伴手禮",住在附近的同學在我參觀完水煮蛋回來時借我,從那之後早上有空就會翻個幾篇,說真的並沒有很認真讀就是翻翻,由於作者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是北京正在起飛的時期和現在的北京產生了有趣的對照,也從不同角度解讀了自己看法。


8.在森崎書店的日子_Sep

日本輕食小說之一,正在準備畢業設計題材時的參考良品,故事以日本書街神保町為舞台,描寫一個人生失意的年輕女子在書店思考人生的意義,過程中原本不大愛看書的女主角佔住在書店二樓的小空間,原本是藏書的地方拿來住想必相當不方便,就這樣邊看邊想像那樣背書包圍的空間而感到幸福,這本書中的男女愛情成分很少只能說是點綴,或許是作者希望讓重點放在書店的緣故吧! 這樣的比重讓我對這本書加分不少。


9.箱廷圖書館_Sep

繼死神的準確度之後看過最好看的段落式小說(自己取的名稱...)原本對作者乙一不了解的我,在看完這本小說後對她的創意非常佩服,是這樣的,這本小說的背景聽說是在做這不知道要寫甚麼樣的題材的狀況下發起了一個跟讀者徵稿的活動,然後從中選出了五個作品,再將這五個作品重新以自己的手再組構,成了這部箱廷圖書館。這招真是聰明又狡猾啊! 但從小說的完成度來看可說是相當不錯的佳作。



10. 紙房子_Sep

愛書成癡的人要注意了,千萬不要變成書裡的主角啊! 愛書到傾家蕩產、愛書到只與書做朋友、最後甚至用書來蓋房子! 想要完全佔有"書"到了一種可怕的地步。




11.佐藤可士合的超經營術_Oct

作者為佐藤可士合的老婆兼合夥人,不了解設計的佐藤悅子把原本從事行銷相關的工作Know How帶進強調專業技術勝過一切的設計領域。在書中介紹許多佐藤知名的案子,但觀點都從品牌經營切入,加上之前的佐藤可士合的超整理術,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讓我對設計產業以及未來品牌的重要性有了一些較全面的了解。


12.美味關係_(未完成)

關於食物的題材一直是我愛不釋手的主題,貪吃的個性之外,看著食物從食材的挑選到搭配料理、先後順序、最後擺盤上桌,然後還可以看到在哪裡上桌其空間品質如何與食物搭配,整個過程都是設計都是精彩都是算計。這本書的作者以自身的經歷寫下他在知名的餐飲店的心路歷程,可貴的是過程相當主觀有個性,該有評判就會說、該有讚美也不吝嗇、當然,感情的戲碼也成了這個作品的重頭戲之一(好像和吃有關的主題都少不了愛情?)

可惜的是,這本書在我旅行北京的時候,在一家路邊餐館遺失了。所以主角的愛情故事是否走向美好的結局,這個就不得而知的了!



後記

2012年,透過淳送我的隨身筆記本,一點一滴地記錄下我所看的書籍,因此才有了這篇文章也讓我回甘了這一整年的閱讀經驗,光是這個享受就該好好謝謝她了。

回顧來看這些書從建築為主的主題轉向多元化的吸收,可能是有點刻意迴避吧。有的時候書籍是生活的調劑品,當我們專注在某個專業上的時候往往會反而失了焦點,所以透過這些不同面向的書籍托展了對建築和生活的想像是件美好的過程,所以也謝謝那些和朋友一樣陪在我身邊的好書。


新的一年2013年,如果順利的話應該是我在建築學校學習的最後一年,這一年裡面對的是畢業設計,我想要準備的資料更是相當多,到時候應該是一個大量閱讀的時期吧!一起為期待2013 My Book List吧~~~~

期待與書本的相遇,期待能更了解自己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在設計的茫茫大海中,試著帶領自己往前進


這幾天畢業設計做的有點煩悶,可能是對於主題的探索方向還不明確,只能反覆地和自己再三問答,然後一有想法就想辦法往下在更近一不地找資料閱讀,過程中才意識到,這些都不是以前做設計的習慣,難怪會如此不安。

這讓我想到張永和老師說的,建築教育的過程就是在建立一套學習的方法,除了有老師的帶領之下,更要學會尋找資料、獨立思考才行,所以急不得阿! 就算準備好的資料被打槍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應該是要沉的住氣一步一步往未知的領域探索吧!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轉貼] 年輕的時候,趕緊做點事吧!

某天,一場講座會後有位聽眾跑來找我,他害羞的說:我今年二十五歲,到目前為止都沒做過任何瘋狂的事,我開始覺得人生有點空虛,該怎麼辦?

年輕的時候,你可以犯錯,可以後悔做過的事情,但也不要為自己沒做的事感到遺憾。趁年輕,趕緊做點事吧!

如果,你不知道能為自己做點什麼事,我可以和你分享幾個我在旅行之後學會的事。

年輕的時候,請你迷上一本書。
年輕的時候,請你結交一些伴。
年輕的時候,請你戀上一座城。
年輕的時候,請你愛上一個人。
年輕的時候,請你許下一個夢。

「年輕的時候,請你迷上一本書。」

因為年輕,所以才有的是時間;因為年輕,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因為年輕,才有激情與衝動。請好好利用時間,花時間靜下心來,多翻翻幾本書,多接受這個沉默的良師益友,唯有在浩瀚的書海中,才開始懂得自己渺小,當你變的渺小,世界才變的更寬廣。

當一個人不喜歡閱讀,也可能表示不喜歡和自己對話。因為閱讀是孤寂的,大家都害怕孤寂,所以懼怕閱讀,但我們卻忘了當一群愛閱讀的人聚在一起,孤寂就不再是孤寂。

我們常有許多問題,已習慣問別人、問Google,卻忘了問最重要的自己。因為我們都不相信自己,所以把大大小小的決定權授與外人,讓自己可以轉移選錯答案的焦慮感。閱讀一本書,為的是問自己,讓自己做主人,使自己教會自己負責任。

旅行時,當我想閱讀一座新城市,我會去書店,雖然不懂陌生的文字,我會讓自己回歸到最原始的人類視覺去看觀察,去看書封裡的色彩與線條、攝影作品裡的光影與層次、食譜裡的文化與味道,我因此開始比較上一座舊城市,藉由閱讀遊移在城市與城市之間。

如果,你尚未享受沉浸在準備閱讀的歡愉中,請你一定要趁青春年少,趁著綠葉尚未枯萎,找一個黃昏的傍晚,找一張椅子,找一杯咖啡,細細體會一番。從此,你便會愛上這個過程,愛上書,愛上閱讀。

「年輕的時候,請你結交一些伴。」

這個人,也許是你的老師,也許是你的同學,也許是素未謀面的朋友,總之,這個人在你的心中有著重要的位置。你難過、開心會第一時間想到他;對方難過,開心你會第一時間出現;你有心事即便是半夜打電話過去也不怕得罪對方;即使對方不懂你的語言,也願意花時間與你溝通。

再要好的知己,也要在彼此間留一點空白,才能的更近,更遠。

旅行時,旅伴就像巴士上來來去去的程客,無法永遠在一起,但因為他們的離去,才會讓出一個空位給下一個朋友,離別是短暫的,友誼卻會長存。在加爾各達,我結交一些伴,做了一些事,得到一些感動。如果沒有這些伴,做了再多事,也得不到這些感動。

趁年輕,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些不起眼的小事,也許會成就你未來的大事。

交友容易,知己難求。

「年輕的時候,請你戀上一座城」

一座城,如同一個人。愛上它,就靠近它,和它一起經歷一些事情。半年,兩年,或是更久,即使最後你終究要離開它。理由不止一種,縱然有著無奈和不捨。不經意看到氣象預報播到它,你總會多留意一眼;要不,當聽到來自那城市的口音時,你總會刻意與他故友攀聊幾句。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這樣的一座城市吧,這城會是你的故鄉,會是你經過的地方,會是你曾經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地方,或者,那是一個你從未去過的地方,你喜歡它,只是因了城裡有你惦記的某個人,某個事物。但是,無論它是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存在於你的心中,不管多久,總有一種理由讓你想念著它,之後你會發現,它留給你的所有時刻都是一種難忘的美麗記憶。

每當我偶爾閉上眼,不時會想起加爾各達街上Chai Tea的茶香味、達哈巴紅海邊一波波的浪潮聲、羅馬古城的內心震撼、喀什老城裡吹起的陣陣涼風、巴塞隆納的色彩衝擊,每座城市在身體不同部位的微小神經細胞刻上痕跡,當神經與神經之間共震時,彷佛蝴蝶效應帶我回到真實的過去,藉此填滿每段空虛時光。

趁年輕,多去幾座城市,用身體活出生命的溫度,燃燒最青春的歲月,綻放出最能溫暖自我的火焰. 

「年輕的時候,請你愛上一個人。」

遇見100%的女孩,卻什麼也沒做,只是擦身而過…..,縱使她真的是令他的心不規則跳動;嘴巴像沙漠一樣火辣辣乾渴,還是擦身而過了;但其實,這是第二次錯過,我才會覺得這是天真、危險,又令人遺憾的感覺。《春上村樹》

她可能不太引人注目,也可能有些缺點,但你愛上了她。你也不知道是為何,是的,愛,有時候是沒有理由可言的,那只是一種奇妙的感覺。請勇敢些,你還那麼年輕,猶豫不屬於你。把自己交托給她,愛上她,開始慢慢綻發愛的花朵。最大的收獲就是付出,是的,請付出自己的愛。有愛就會有傷害,所以,試著為她接受一切,或者,可以的話,努力為她改變一些。


旅行路上,我曾遇見一些女生,她們教會我許多事,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她們教會我不要隱滿自己,不要再穿上厚重的盔甲。要把心中的愛取出來,讓它透透氣。她們讓我學會愛朋友、愛家人、愛土地、愛世界,愛一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趁年輕,去遇見一位會讓你心然悸動,會讓你不知所措,會讓你想要分享喜悅與快樂,會讓你不再難過的她。

「年輕的時候,請你許下一個夢。」

還記得小時許下的夢想嗎?那些夢想,在長大後的我們看似幼稚,即便如此,也別羞於談起。我曾想要不再做功課、想要每天和朋友打鬧嘻笑、想要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我相信,那時的夢想無論是崇高還是卑劣,它都給與我在那樣年代裡的熱情與衝動,並給予我生活的目地。夢想,也許是一種生活的快樂,一種另人難忘的瘋狂歲月,一種驕傲勇士般的精神,一種永不妥協的意志。


夢想不是要讓一個人偉大,而是要讓一個人更完整。

因為年輕,所以旅行,所以跌倒,所以長大,所以懂事,所以許下一個夢。我以為,我的旅行,是結束,其實才剛要開始。一個夢想的完成,是為了挑戰下一個夢想。只要我存在的一天,夢想終不會滅。

只要還有夢,就還年輕!

張愛玲說,你還年輕?不要緊,很快就要老了。所以,如果你還年輕,請珍惜一生當中最好的時光!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還在輕視這美好的青春時光,那麼,請你一定要停下來,注視你的青春年華,稍稍想想,因為,至少,在這件事情上,我們誰,都無法,重新來過。

『貝多芬說:勇氣可以使懦弱的人打起精神!對於一個人而言,二十五歲是一個可以做任何事的年齡,所以千萬不要留下悔恨。』


原文網址:年輕的時候,趕緊做點事吧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馬諦斯的怨嘆與期待_北京當代MOMA(Linked Hybrid )的現況



        在北京兩個月的實習中,Steven Holl的Linked Hybrid  前前後後讓我跑了四次可說是北京建築之最,也許是北京入秋的清爽氣息給這個案子加分不少,但是種種歡樂的氣氛底下可能萬萬沒想到第一次來到這裡的經驗卻是相當失望的...
原因可能要從對他的期待說起,Steven Holl 當初以馬諦斯的畫作為概念,初衷是希望將原本社區大樓地面層的公共活動藉由連結空橋的方式將活動帶到空中串聯起來,再更進一步的說法是,打破西方獨棟社區大樓的閉鎖性,將北京人過往家家戶戶串門子的經驗移植到這棟現代建築之中。

Henri Matisse  Dance (II)   1910

       好有趣的概念阿!! 還在學校讀到這個案子的時候就下定決心,有一天必須來這裡看一看才行...所幸這個夢想在這次北京實習中得以實現 ! 搭著公交來到這個位在北京城東北的區域,嚴格來說這裡的交通並不方便,就連最近的公交下車後還要走上半個小時才會抵達,沿路可見整個東城區被快速的拓展,天際線所勾勒出來的盡是現代的建築樣式,而Linked Hybrid正是其中一員
雖然親眼目睹心裡很是驚喜,眼光往下一帶,腳底下所踩踏的盡是未清潔的紙屑垃圾,而橋下的老人們正以他們看似一貫的方式坐下來對弈交談,在這裡看不到一絲設計的意圖但他們確實很熱絡愉快




開放的建築,封閉的體制

中式圍牆、警衛、禁止進入 !? 一連串的突發狀況,馬上把剛才的興致掃得一乾二淨,好在朋友的提醒下才知道要進入這裡必須用看電影為理由才得以進入參觀,當初說好的開放性,就在警衛的監視下不攻自破。好不容易來到社區之內,圍繞著中心電影院的則是九座主要的居住塔樓,其中一棟的形式還與其他不同是以圓柱透明玻璃外衣,一問之下才知道那是為了提供外來旅客居住的酒店塔樓,由此可見當初Steven Holl 對於這裡作為一個都市的開放劇場是很期待的。那這麼說來能夠進入這裡參觀應該是要感謝電影院才是,這座形狀像似兩顆鑽石相崁的電影院,就內容來說可以用台北光點的規模來理解,提供各式各樣的電影,除了放映之外裡面更有租借影片的服務,樓下的書店更是進駐在大陸相當有名的庫布里克書店,綠色的書櫃搭配深木色的地板,打上黃光就是書店最佳的氣氛。









斷臂的舞者

坐在社區中央的涼亭可以感受到池子上的漣漪徐徐吹過,撇開那些水池上突兀的鴨舍不談,其實這裡還蠻舒服的。休息片刻,準備前往重頭戲,在巨人舞者的手臂上穿梭於群棟大樓之間,但是期待的心情再一次被警衛給澆了一桶冷水,說是現在還沒對外開放所以禁止參觀! 一時無法相信的我們還向當地的居民確認那些"手臂"現在是否還有在營運,驚訝的是現在的狀態的確全數暫停開放,據說現在是將手臂的連結處用門將手臂"截斷",就連住戶也無法使用參觀,天啊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西方的美好概念在大陸封建的體制下,留下的設計只剩表象外殼? 說真的脫去"手臂"不談這不過就是傳統的社區住宅罷了。忽然一陣對建築深感同情的想法就這麼鑽出來,設計師花了大半的心力創造出的空間,就這樣被現實或者體制給輕易地斬除,就這樣拖著無奈的心情結束了與 Linked Hybrid 的初次見面....





將手臂連起來

就在北京之旅即將結束的前一個禮拜,心裡對Steven Holl的同情想說給他和自己一次機會,再去闖闖看吧! 經過上次的教訓這次已經有所準備,態度從容地走進社區,居然警衛連問也沒問就讓我過去了,當下增添了一點信心,就在這時候看到有人拿著裝修器材走進電梯,心想是不是上面正在裝潢,這樣就代表有機會可以進入內部窺探了!果然,好在裝潢大哥在我的無理哀求之下終於答應帶我上去參觀,而且這一上就是來到"手臂"之中!
        電梯門一打開,刺眼的陽光經過了十一樓的黑暗後顯得特別強烈,等到視力恢復後才確認這裡的確就是整個空中環狀動線的起點,貼近窗邊一看視線與"手臂"平行,心情隨即有如跳舞般的興奮,好像自己跟這些建築群連起來似的,裝修器具底下不難看出第一個手臂的功能應該是階梯展演空間,而穿過手臂來到的就是架起手臂的居住塔樓,有趣的是在這裡的尺度並不會忽然開放而斷掉手臂的空間尺度,反而是利用服務空間的置入將空中走廊的空間尺度延續,那些服務空間不外乎是一些吧檯、廁所和儲藏室,正當一路往前探索時眼角的餘光發現閃爍的水體,那是游泳池而他所在的位址正是其中一支"手臂",比較之下果然這隻手臂顯得粗壯許多顯然是要承受水體的重量,又再一次硬拗說服了管理員讓我進入還沒對外開放的游泳池,同樣的作法以居住塔樓作為泳池的服務空間,像是更衣室、置物間甚至按摩室,一連穿擠壓的小空間後開放,泳池位在空間正中央,其餘兩旁是休息躺椅區,這樣一來在室內也可以享受到陽光,而整個社區和都市就成了這另類泳池的兩片寫實風景。













        還是可惜整個環遊動線在中間便無法前進了,雖然失望但也算值得了,一想到這樣的概念正在真正的被實現心裡總算對建築恢復了一點信心,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樣開放的公共性對住戶的私密需求在空間的操作下巧妙的避開了,除了特定的塔樓能夠進入空中公共動線其餘則是住戶專屬,一個開放性的概念底下,其實背後必須考量的層面是相當複雜的,往往超過建築空間設計者的期待,我想就連Steven Holl下回來北京看到自己的作品是這麼樣的封閉想必也很崩潰吧!

其實在北京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奧運以後這個充滿機會的城市成了西方大師一展身手的舞台,但是往往體制還來不及趕上設計造就了許多華麗外殼的裝飾建築,這些標榜"現代的"建築內部概念運作上大多有問題,所以你說他現代嗎? 我倒覺得反而現代的很可惜,因為去除那些概念之後炫麗的造型淪落為裝飾甚至是浪費,讓這些建築成了沒有內容物的容器,但是值得期待的也是因為他是個容器,在未來等到體制的水龍頭打開後這裡就成了真正能運作的容器。午後,與那些進出塔樓的裝修工人道別後心裡充滿期待地離開了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轉貼] 大師的傑作



大師的傑作




有「大師」頭銜應該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我自己沒有,但我的同學老張卻是社會公認的大師級人物。老張是建築師,他所設計的建築全部都是有名的,也是全國建築系學生必讀的案例,有好幾個建築得過國際間的大獎。

每一次張大師的建築落成,開張的前一天,都會有一個盛大的記者招待會,屋主不僅邀請記者,也邀請建築師以及建築系的教授和學生來參觀,我每次都被邀請,因為我是老張的好朋友,他每次都一定送我一張邀請函。

奇怪的是,張大師本人從來不出席這種記者會,他總是派他們事務所其他的重要人物代表他領獎。雖然很多建築系學生和教授常常討論他的案例,他自己卻永遠不解釋他的建築,也從未對建築界解釋他的設計理念。我當然對此十分好奇,問他為什麼從不對他的建築發言,他的回答一直使我很困惑,他認為他所設計的建築都不能完全令他滿意,但是他又不知道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建築究竟是什麼樣子。

對於一般人來說,老張所設計的建築已經是傑作了,無論大教堂、小教堂、大旅館、小別墅等等,都是我們驚豔的作品,老張仍不滿意,他心裡究竟在想什麼呢?我有一次就問他一個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有名的建築,像巴黎鐵塔、聖彼得大教堂等等,你老兄究竟認為哪一個是你最欣賞的?他的回答居然是「一個也沒有」。

老張是不是一個非常驕傲的人呢?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如果非常驕傲,當然看不起任何人。因為我們兩人很熟,我知道老張一點也不驕傲,他雖然從不談自己的設計,卻常常讚美別人的設計。說來說去,沒有人搞得清楚老張在想什麼。

昨天,我忽然接到老張的電話,說他要邀請我去參觀他的得意傑作。這次他用了「傑作」這兩個字,使我非常好奇,我一點也不知道張大師最近有什麼新的建築落成。老張告訴我他會開車來接我,還要我穿黑西裝,更令我奇怪的是,老張要我打上黑領結。我立刻告訴他我沒有黑領結,老張只好說他會帶一個給我,最後他提醒我一定要穿白襯衫。

老張在下午五點半來接我了,他的車子往鄉下開去,最後停進了一座兒童中心的停車場。這所兒童中心的建築的確是新的,也很漂亮,我們去的時候,天已黑了,這座新建築被柔和的燈光照射,給我一個感覺,我好像站在一座童話故事裡的城堡前面。老張輕輕地告訴我:「這是我設計的。」

兒童中心內部有臥室,可惜我不能進去看,老張帶我進入了一間很大的房間,一看就知道是餐廳,至少目前是餐廳。這間餐廳的牆壁全部都是木頭的,顏色是深咖啡色,房間很高,雖然中央有大型的吊燈,但是現在全部沒有開,卻開了所有壁燈,壁燈放在很高的位置,極為優雅,也極為古典。

那一天,餐桌是倒U字型排列的。餐桌其實是一般鋁做的普通桌子,但是桌布卻極為講究,桌布很厚,淡黃色,桌子上放了大約六十份瓷盤和刀叉,那些盤子都是鑲金邊的,刀叉也屬沉重的那種,每一張桌上都有一個紅色蠟燭,燭油放在一個不小的玻璃缸裡,現在全部的蠟燭都點上了,使整個大廳的光線非常柔和。

大廳中間放了一大盆玫瑰花,也放了四根蠟燭照耀著這盆花。

孩子們走進來了,老師們當然也都進來,飯前祈禱結束以後,要上菜了。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要打領結,因為我和張大師都要端盤子上菜,好在菜肴放在一個推車上,我只要夾菜給孩子們。一共有六個人同時上菜,主菜是雞腿,小小孩一支雞腿就夠了,也有幾位大個子的孩子一口氣吃了三支雞腿,有一位甚至吃掉了四支。

這些孩子的面前就是蠟燭,他們的臉全部都被燭光照耀著,在一片燭光中看到這麼快樂的面容,令我很想按下快門,照一張相,但我知道這些孩子來自弱勢家庭,我們不能隨隨便便地對他們照相。

吃飯的時間,孩子們雖然有說有笑,可是聲音不大,因為大廳裡放著音樂。放音樂當然要有揚聲器,這座大廳的四座揚聲器裝在天花板上,像燈一樣地吊下來,不知情的人會以為它們是吊燈。音樂響了,我才知道這些是揚聲器,可想而知,音樂當然是非常悅耳的,那天播放的是維瓦第的《四季》。

我雖然要上菜,仍有偷閒的時刻,所以我吃了麵包和湯,也就飽了。

飯吃完,全體老師和孩子唱一首歌,這首歌叫作〈我有平安如江河〉,老張事先將歌詞印了好多份,所有的服務人員,包含廚子,都進入大廳,和大家一齊唱。看到這些孩子在燭光照耀下快樂的面容,聽到他們響亮的歌聲,我們這些人特別能感受到「平安」的意義。

還好,老張沒有要我留下來洗碗,他開車送我回去的時候,強迫我和他到郊外去兜風,他說他終於懂得何謂傑作了,他之所以將這座建築視為他的傑作,是因為這座建築能夠帶給他心靈上的平安和喜樂,而這種平安來自他可以經由這座建築親手使弱勢的孩子們得到快樂。每一年,他都會請孩子們吃一頓大餐,食物並不特別講究,但排場必須高級,唯有如此,才能使孩子們感到「尊重」的意義。他說孩子們不知道他是誰,老師們也都答應不會透露他的身分。

老張還告訴我一個觀念,好的藝術家一定可以將他自己表現到他的作品中。很多人以為建築師是藝術家,其實建築師是要討好屋主的,他也許不信教,卻要設計教堂,他也許很討厭那些專門給有錢人住的豪華旅館,但仍要設計大旅館,這一次,當他為弱勢孩子設計的時候,他發現可以盡情地表現他的內心深處,當然這就是他的傑作了。

我的好友是大師,大師終於解釋他對「傑作」的定義,而我們小咖呢,我們好像不可能有傑作的。就在我想著這件事的時候,電話響了,我做義工家教的一位學生打來的,他告訴我,他考上了一所高中,對我的大學教授同事而言,他們一定不知道這所學校,可是這個孩子當年的程度差得不得了,虧得我教學有方,他才有很大的進步。對他來講,能夠上這所高中,己經使他非常高興。我聽了以後,也替他高興,我答應周日會請他吃飯來慶祝一下。

放下電話,我不知不覺地唱起〈我有平安如江河〉這首歌來。我也有過一些學術上的獎項,但每次拿到這種獎項,都沒有出自內心深處的快樂,剛才的那個電話,卻使我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感覺,我感到特別高興。我知道,任何人都可以有傑作的,並不是大師才有傑作,很多大師恐怕也沒有什麼傑作。





謝謝陳老師的分享

很喜歡這篇文章,建築的路上我一路追尋大師的腳步

即便臨摹再三,看到的卻只是空間的表象效果

反而那些經過人使用的空間被忽略了,包括自己為什麼想要在畢業設計中討論書這件事情

那天上課又拿了一些自以為完整的資料與老師討論,結果換來的就是一頓毒罵

情緒的起伏是有的,但回問自己是不是少了些甚麼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動力

也的確說不上來,走不下去了


這片文章讓我看到建築物是個容器,而除了設計容器的外觀質感外,應該要注意到的是它本質上是用來裝水的

甚麼樣的水、甚麼樣的顏色、甚麼樣的透明度、甚麼樣的氣味....

我反而忽略了....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Event City _ 都市小角色、衣著和一種溝通




早安,剛好手邊在準備設計課要用的影片,索性就放上來分享了....




都市小角色、衣著和人之間的互動

很混雜的組合,想拍攝那種粗糙製片卻寫實的紀錄,記錄這個城市所發生的真實事

一天開始我們選擇今天要用甚麼要的衣服面對別人,同時也是在決定一種身分

然後我們步入人群,透過那些服裝或手上的物件(譬如像是傳單)變成媒介

和周遭的人產生互動,有人不理不睬、有人勉強、有人生氣

除了直接的互動之外,還有一種是透過間接的方式和你產生互動,警察只要穿著制服站在人群,沒有和任何人互動但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在看著你別亂來喔 !

沒人敢亂來,乖乖將車停在指定的位址

或者,不在場的溝通,留下了一張繳費單告知你要去繳費 !

好一個無言的溝通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非常經驗_後記


        兩個月的北京生活下來,其實早想回家但目的不只是想家,而是想看看在隨著時間的累積後回到台灣是甚麼感覺? 是覺得其實台灣也很不文明、還是很有文化?
總之就是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

    東海建築系的學程安排的雖然緊湊卻是個很好的學習過程,短短三年內的兩個暑假(如果加上考進來的前一個暑假都算的話是三個!)都被安排著課程,一升二是花蓮工作營,透過實際接觸材料與建造的過程了解建築,二升三則是真實地進入建築行業實習,面對的事情不只是設計概念而是許多真實到不行的問題。好在,每次在學期結束後心裡覺得,完蛋了做完這個設計實在知道接下來要做甚麼了! 每當這種想法出現的時候就遇上暑期課程,面對以後再回到學校總是又覺得想要做些甚麼有趣的東西的感覺了!

    透過這次事務所的實習後壞的感覺是,經過幾次立面材料的討論才知道,原來在構造上要學習的事情很多,那些酷炫的立面背後的施工都是設計的精華所在,大師與一般的分水嶺,好的感覺是,很高興自己能夠適應事務所的工作生活,雖然忙碌但卻非常充實,原來,做建築不一定要每天熬夜,原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別人也會付你薪水

回到台灣寫下這篇後記,雖然這裡的秋天沒有北京舒服,溼氣的環境也讓我的鼻子跟機關槍一樣打個不停,但其實最終也沒甚麼好比較的,因為說到底這裡就是我的家我的習慣,所以再說比較之前就已經偏見,那只好把北京非常建築的經驗留在心中帶到下一個學期,甚至未來的工作,直到哪一天或許這個經驗會再回想起來,當然,現在也是準備好心情迎接下一個學期的開始!



2012_9_17_9am
全文完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非常經驗 最終話 _非常謝謝





北京安定門上的馬路是人行道也是車道



        依然,北京早上的地鐵擠得水洩不通,人和人之間的角力像是永遠安靜不下來的時鐘持續運作著,這個城市在現代的流變當中是個剛出生的嬰孩,善變、不安、有點焦燥和期待被關注。
隨著時間流轉那種表現的基因底下終於透露出些許的可愛。適逢秋天的到來,讓我對北京的偏見有了些許的改觀,陽光照在城市的道路和建築上,不炎熱反而感覺溫暖,偶而涼風吹過相當清爽,銀杏葉子也沙沙作響,不時為髒亂的城市鋪上褐色的地毯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非常經驗 第四話 _人之間之二




        群像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權利做自己為自己發聲,工作上,每個人還是獨立的個體並且各司其職,整個事務所才能維持完整的體質,但是,在跟不同主管合作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一些設計專業之外的人際關係,和一個讓人感覺舒服的人合作起來,你會覺得做起事來有方向,而且知道現在手上做的事情是有用處的,並不是盲目的像個機器一樣的生產就好,你會被持續關心但不是被追進度的感覺,你會在事情告一段落的時候得到一個回應,那怕只是一個帶有感謝的眼神….

相反的,你不得不跟一個相處起來有壓力的人一起工作時,你會在過程中擔心這些投入的時間是否浪費,因為很有可能他路過你旁邊的時候輕易地否決了你的設計卻不告訴你他想要甚麼,你不會希望東做一件西做一件,像個小弟似的處理一些他不想做的雜事,你不會希望看到主管在忙你卻好像幫不上忙的無助….

設計專業固然重要,但在團隊當中與人相處的方式決定了整個過程到結果的心情,在實習的經驗當中快樂的心情通常伴隨著一個好的設計(至少自我感覺良好)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非常經驗 第三話_外殼建築


        在北京生活一段時間,我依然受不了每天早上人擠人的”肉車”、我也受不了紅綠燈只是一
盞霓虹燈、我也受不了停不下來的喇叭聲....

但是終究我開始喜歡了這座城市,當你在城市慢跑迷路的時候有人會指引你回家的方向,當
你走到店裡買不起裡面高檔的布包時,店員會跟你聊北京的古怪天氣,當你想家的時候你還可以在小尺度的胡同裡聽到隨興不拘謹的爵士樂,當你工作上遇到困難時,同事會伸出援手,主管也適時會放手....其實,這裡也蠻可愛的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非常經驗 第二話_人之間

         幾週下來,大致孰悉事務所的生活步調,工作上繼續進行手邊整理圖面的作業,這個工作其實做久了還是有點乏味,心想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所以總得找一點樂子,於是我把一些曾經做過設計模糊不清的地方,在平面上找出然後看他們是如何處裡那些問題的,這麼一做時間總算過得充實,時而累了就把耳機戴上利用音樂轉換心情...



就在事情看似平常的流動時,來了一件不平常的邀請...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非常經驗 第一話_從材料下手

香港機場

機艙中少數的西方人,眼神東張西望感覺有點不安,可能是因為在這裡他們是觀光客 


        2012年對我來說是個很國際的一年,年初南飛澳洲雪梨等地旅行,六月得知北京張永和的非常建築事務所接受了我的申請,這意味著今年將體驗兩種文化下的衝擊,一個是西方、另一個是東方,這樣的區分是不是已經落伍?還是在國際化的掃蕩之下這兩著之前已經沒有差別?

文化差異是必然的撞擊,來到北京的第一天竟然感覺到這裡比澳洲更不親切,我不懂為什麼這裡許多人可以穿著名牌手錶,然後下一刻是隨地吐痰,也不懂為什麼路上這麼多名貴汽車中最實用的功能可能是喇叭? 以及超車用的即刻加速扭力?或是將車停在人行道與車道之間的特異能力?


北京三環上的名車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對自己謙虛

明天就要前往北京實習了,行李佈滿房間地板,深怕有所遺漏,再三確認還是無法灑脫的放入旅行箱,究竟還少了甚麼呢?

打開電腦,連上GT....








ausbona: 行李整理完了

abona0512: 終於
多重

ausbona: 期待卻有點寂寞
噗噗

abona0512: 為什麼

ausbona: 一方面是要離開熟悉的地方
前往未知的世界
一方面是不知道自己能否勝任
自己還有很多地方要加油

abona0512: 的確是挑戰

ausbona:
當挑戰的確是很好的想法

abona0512: 謙虛

ausbona:

abona0512: 可以吸收更多事情

ausbona: 謙虛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家,生活的框景_那些從我住的地方看到的...

經過了一學期的長征,總算回到這個過去熟習的地方,回到房間的是家的風景

這片風景陪我度過許多日子

記得在剛升高中那年夏天的尾巴搬進了這個窩,那時候的行李少的可憐,只有一把綠色的吉他,其他的都還留在舊家,然後一個人在房間練著那時候當紅的歌曲五月天的溫柔

就和那首歌一樣,如今綠色的吉他成了房間入口的裝飾,上面的弦也因為日子久了而鬆懈了

不變的是那篇窗外的風景,風景中我可以看到考大學時許下的願望、對喜歡的女孩子告白前的願望(雖然這個願望最後失敗了... ) ,甚至是到離開了這裡到外地生活,這片風景依然陪著我度過,每當回來這裡的時候總是要來看個幾眼

其實反過來說,應該是那片風景看著我長大了吧,變的人或許是我?


別再多說了,接下來就來看看我的生活劇場吧

這個系列會介紹我在各地生活的風景,壽德新村、台中、斗六、澳洲...


午後的天空總是很美,但往往在拿起相機按下快門之前,那種美就離開了



真希望這裡的小房子永遠不要長大,長得像後面的那麼高就沒意思了,小小的就好..


一顆一顆的小房子,像是在排隊看演唱會,這樣擠來擠去各自違章,卻也成就了一片風景


今天天氣很好! 遠山一眼望盡,如果不嫌小又不想人擠人,可以在這裡度過美好的跨年夜



台中國際街

這裡是我2010年開始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因為在這裡唸書,本來是打算住學校比較便宜,但沒想到算了算我這小屋竟然比學校四人房還便宜,何樂而不為?





 會選這裡不是沒有原因,舊雖舊單但是同樣一開門的景象讓人著迷,帶著這樣的迷戀一路住到今天,而窗外的風景以大樹為主,他提醒著時間的轉換,葉子落了代表秋天到來,光禿禿的樹枝代表寒冷的冬天,東海大學位在大肚山上,所以氣候上偶會起霧,弄霧為大樹披上薄紗,散去後就是春天到來,樹芽像是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為枯黃已久的樹體帶來生氣,就這樣,一年又過去了...










2012_4_22_am 6:35



2012_4_27_am 10:41



2012_5_29_am 7:50


2012_6_14_am 6:03


2012_1_3_ am 6:54


2012_1_3_ am 6:32


2011_12_7_am 6:27


2012_1_3_am 7:35